纽约客@上海:夏伟的在线云端探索之旅
在熙熙攘攘的全球化浪潮中,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的连接逐渐从物理的空间跨越到虚拟的云端,这种趋势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距离”的认知,也重新定义了文化和生活的交流方式,而这一过程之中,纽约客夏伟的上海之行,便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云端探索”之旅。
初尝异地风味的虚拟咖啡馆
夏伟是一名来自纽约的旅人,工作上是一位资深的IT总监,对生活则充满着对不同文化的无限好奇,在上海疫情期间,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旅行方式——以屏幕为媒介,开启一场没有签证约束、没有时间限制的“虚拟旅行”,在众多选择中,夏伟率先决定探访上海的在线咖啡馆,尽管他无法亲自踏上那座闻名遐迩的江边都市实地,但通过Zoom会议的软件,他加入了一个由上海当地人组成的咖啡馆线上聚会,屏幕上,一位上海姑娘正轻声细语地介绍她最爱的咖啡品种和制作方法,背景是慵懒的午后阳光穿透穿过老式欧风的建筑窗户,这时,他仿佛能闻到窗外飘来的阵阵咖啡香,品味到那份独具风情的异国风情。
线上戏剧《威尼斯商人》:文化的跨越
夏伟对戏剧抱有极大的热情,相较于在纽约百老汇那样宏大的现场体验,上海的在线戏剧却是另一种别样的光景,运气不错的是,一部由上海某知名剧团制作的《威尼斯商人》线上演出版本恰好在此期间发布,为了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经典之作的氛围,他购买了虚拟门票,一声声中国南方特有的婉转锣鼓声与身着古装的演员们厚重却不失灵动的表演跨越了遥远的大西洋,呈现在他眼前,在弹幕区里,观众们的评论和互动也让他感受到了国内社区对艺术的真挚热爱与讨论热情,这一刻,他被深深吸引的是那种文化上微妙却强大的共鸣。
用餐体验与“舌尖上的上海”
美食永远是连接两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之一,纽约人的早餐桌上或许常见的是大麦克或是煎饼卷,而到了晚上则钟爱汉堡或是披萨;而上海的早晨则是精致的小笼包和豆浆,夜晚则是灯光里的路灯下食客们觥筹交错的不夜城,线上这一独特的“舌尖上的上海”给了夏伟一个绝妙的体验方式——那就是通过食品APP“云试吃”,他选择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外卖账号进行关注,沿着这些账号的介绍进行“尝鲜”:金黄的蟹黄汤包在镜面上轻轻一咬便满口鲜甜;手工制作的油条浸在豆浆里顿时膨胀变大软韧却不失嚼劲;再配上小菜几碟,一口酒品一口菜,仿佛整个餐厅就在眼前,更重要的是,这份由科技撑起来的味觉“旅行”,不仅让他首次品尝了真正的上海风味美食,更在关键时刻给了他温暖和归属感——一种超越季节、不拘形式的存在形式。
在线逛展:艺术的云端体验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艺术展览与文化地标,疫情之下无法亲临其境的夏伟,选择了在各大艺术馆和博物馆的线上展览中游历上海的文化脉络,他首先参观了上海美术馆的数字博物馆入口——“来自永恒的大海”,这里除了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巨作外,更包括了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集合,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艾米还特别关注了馆方组织的线上导览活动——由学识深厚的专家进行注释与背景介绍,再通过3D功能的介入让不仅仅是看图赏画的时代艺术家作品栩栩如生地“呈现”眼前,高迪的建筑、毕加索的画作、蔡国的书法……不同的文化和时间的碰撞让这段“寻艺之旅”变得尤为有趣且激荡心弦。
云交流:在线沙龙激发新思考
每一个真正的游子都想了解在异乡人的心中,这座城市究竟是什么样?于是夏伟主动加入了一个名为“新上海之夜”的线上沙龙活动,由几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外籍人士主持或参与的沙龙对话中,大家就自己在上海的生活状态及其对这座城市的理解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他们分享从白天的金融区精英到夜晚街头巷尾的小人物观察;他们的故事中夹杂着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与体会;单刀直入的提问与幽默自然的聊天方式让他迅速融入了这个虚拟却亲密的社群之中,这使他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从来不受地域和形式的限制,而是更多依靠心灵的交汇。
最终夏伟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无形的不是距离或隔阂;但却是在挥手告别当下我们所习惯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在这场云端的旅行中,我仿佛成了另一种双料居民——不仅仅是纽约那座现实世界的都市一隅,而也更深远地衬托出世界体验作为一位全球化时代的旅者所赐予的真切感知。”这就是他的答案:一个超越了物理限制,以人的情感为纽带所建立起来的全新世界之探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